近日,《廣東萬里碧道建設總體規劃(2018—2035年)》形成討論稿,對廣東省碧道建設任務進行了進一步具體明確。規劃中提到2022年,建成5600公里的萬里碧道,其中珠三角地區(大灣區)為建設重點。而珠三角地區(大灣區)碧道中最為令人矚目的,是規劃提出擬建設六條特色廊道。其中,就包括了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碧道(位于茅洲河—大沙河—深圳河—龍崗河)。
記者從深圳市水務局獲悉,深圳已啟動茅洲河碧道建設項目(寶安段)等16個碧道試點項目建設工作。其中,茅洲河碧道試點項目(寶安段)被列為省級試點項目,目前深圳茅洲河中上游寶安段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,光明段正在全力推進前期工作。其余市級碧道試點項目也正按計劃扎實推進。根據《廣東萬里碧道建設深圳行動方案》,包括茅洲河在內,2025年深圳要全面建成1000公里碧道,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碧道建設目標,展現碧水藍天的深圳新名片。
茅洲河航拍圖
對標國內外一流水準推動碧道建設
“碧道”究竟是個什么概念?據了解,碧道指的是依托江河湖海的開敞空間廊道,沿河流、湖泊、水庫、海岸等自然和人工水生態要素建立,由涉及生態、安全、舒適、特色和綜合效益的要素構成,連接公園、自然保護區等,統籌山水林田湖草,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態廊道,成為老百姓美好生活去處。
碧道建設是河湖治理的3.0版本,是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“有名”到“有實”的重要抓手。
為積極響應省委關于建設萬里“碧道”,堅決打贏碧水攻堅戰的號召,高標準打造深圳千里碧道,2019年6月4日,深圳印發《廣東萬里碧道建設深圳行動方案》。方案提出,堅持對標國內外一流水準,高起點謀劃推動碧道建設。根據目標,2025年深圳要全面建成1000公里碧道,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碧道建設目標,實現全市水體生態健康與景觀秀美,展現碧水藍天的深圳新名片。
完成1000公里的碧道建設任務,深圳將分3個時間節點:2019年底,全市建成一批碧道試點;2022年,全市完成500公里碧道建設任務,水生態系統步入良性循環;2025年,全市完成1000公里碧道建設任務,展現碧水藍天的深圳新名片。
深圳將打造“五道合一”高質量碧道
《廣東萬里碧道建設深圳行動方案》,明確提出以水為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各種生態要素,串接城市生態斑塊、濱水空間、山水資源、文化設施,打造集“順暢的行洪通道、健康的生態廊道、秀美的休閑綠道、綠色的產業廊道、獨特的文化驛道”五道合一的高質量碧道。
在“萬里碧道”的建設規劃中,深圳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、系統修復,統籌水里、岸上各種生態要素及上下游、左右岸開展系統治理和建設,通過全方位、全地域、全過程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,形成“水清岸綠、魚翔淺底,水草豐美、白鷺成群”的生態景象。
同時, 結合濕地公園、濱水商圈等游憩空間,分類建設涵蓋休閑、運動、交通等特色功能的碧道工程,將碧道、綠道、濱海旅游公路等設施連線成網,推動濱水公共空間建設,營造宜居生活場所,打造人民群眾喜游樂到的開放共享美好生態空間,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茅洲河(寶安段)列入省級碧道試點
考慮到茅洲河是深圳治水主戰場,茅洲河的治水成效最能代表治水成果?!稄V東萬里碧道建設深圳行動方案》選取茅洲河中上游12.9公里河段(寶安區6.1公里,光明區6.8公里)開展碧道試點工作,其中寶安區6.1公里試點段列入第一批省級碧道試點。
經過前期研究,將茅洲河碧道定位為“灣區東岸綠脈,深圳西部門戶”,茅洲河以碧道建設為牽引,對現有城市規劃進行優化,通過水、產、城共治,實現生產、生活、生態“三生共贏”。根據各河段的特點和周邊產業布局,將碧道劃分為六段,以勾勒一幅“一河引領,六段生輝”的山水畫卷為藍圖,按照先試點后全面鋪開的模式實施。
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工程建設內容為“水上—水岸—水城”三大層級,主要包括水文化展館、碧道便民服務設施、景觀提升、水環境提升、標識系統、水工設施完善和提升工程等。目前寶安段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,光明段正在全力推進前期工作。
深圳商報
2019-10-31
上一篇:國家環境基準專家委員會成立